火狐官网app
联系我们
  • 邮编:238105
  • 电话:15391990223
  • 地址:安徽巢湖含山县含山县祁门工业园

    三峡传媒网

来源:火狐官网app    发布时间:2025-04-19 17:50:18

产品说明

  聚力营商环境优化 激发民企发展活力 万州区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发言摘登

  4月2日,万州区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牌楼街道、人民银行万州分行、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林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摘登。

  2024年,全区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74.6亿元,占GDP比重达63.4%、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

  一、量质双升,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民营经营主体14.1万户、占全区比重达98%。民营涉税市场主体成为地方财税贡献主力军。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纳入全市统筹并正式揭牌,全市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落地。

  二、协同联动,民间投资释放新活力。累计为非公有制企业补助资金1.44亿元。支持帮助民企申报中央、市级政策资金4.89亿元。率先举办重庆市“三企”联动万州行活动。定期更新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介项目清单。

  三、优化服务,发展环境呈现新气象。政务服务一窗受理率、网上可办率分别达100%、90.6%。首创转型金融万州标准并持续迭代升级,建成全市首个企业碳账户平台。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小微企业走访覆盖率达100%。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下一步,将围绕“三扩三提三优”重点任务安排,全面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助力全区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一、抓主体、激活力,让非公有制企业安心发展。构建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梯度培育体系。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水利等领域项目建设,办好“万商归万”系列活动。提质推进科技公司“双倍增”行动,出台“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实施方案。

  二、解难题、减负担,让非公有制企业“轻装上阵”。开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涉企违规收费整治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围标串标等招投标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开展行政执法领域明显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更新完善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重拳整治“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三、强保障、聚要素,让非公有制企业“放开手脚”。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对接活动。加快出台万州区“百千万”引才工程支持办法、新万州“平湖人才”计划等。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要素成本。

  四、增服务、优环境,让非公有制企业坚定信心。推进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关联事项集成办。建立完整企业诉求“直通车”等机制。全面摸排、建立完善拖欠非公有制企业账款台账,“一企一策”制定化解工作方案。

  区司法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聚焦倾听企业声音、转变执法模式、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关键环节,“全链条”打造最优法治保障环境。

  一、主动听取非公有制企业真实声音。收集并整治基层法治问题32个。推动各部门在重大行政决策、涉企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广泛征求企业家意见建议,让涉企政策实现“精准滴灌”。

  二、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围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推进“综合查一次”。围绕重处罚轻服务、小过重罚等问题,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围绕吃拿卡要、变相检查等问题,开展涉企执法明显问题专项整治。围绕执法畸重畸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推进“执法+监督”应用使用。

  三、精准帮助非公有制企业防范风险。打造一流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涉企纠纷实质化解率93.79%,位居全市前列。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回访制度。组织专业法律力量进园区、进企业组织“法治体检”。

  四、高效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开通非公有制企业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开展“无证明城市打造”,证明事项全程网办,企业办事效率更高。建成渝东北一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实施“法治护企”工程,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牵引,以纠治涉企执法明显问题为重点,奋力打造区域最佳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更大决心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承诺免检制度,基本形成“包容审慎、无事不扰”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格局。

  二是更大力度开展涉企执法集中整治。聚焦企业关心的问题,开展万州区行政执法领域乱象问题专项整治。

  三是更实措施提供精准公共法律服务。探索推动法律服务机构与商会协会开展结对服务。制定“法治体检”服务清单指引,深化商事等领域涉企纠纷精准调解。

  近年来,牌楼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万企安心”品牌。目前,街道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3610家,民营经济创税1.22亿元、同比增长2.6%。

  一、立足“好”促共鸣。一是传递“好声音”。开展各类宣传220余场次。二是解读“好政策”。面对面解读以旧换新、税收优惠、创业补贴。三是营造“好氛围”。依托环湖马拉松、群星演唱会等节会活动,引流10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3亿元以上。

  二、化解“难”促共答。一是多措筹资金。针对经营资金保障难,深化政银企对接。二是主动伸援手。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30余次。三是及时搭平台。有效化解商住一体、噪声扰民等经营矛盾纠纷。

  三、加快“融”促共赢。一是齐奏商旅文体健“交响曲”。培育魔力猩球等文体商铺46户,培育喜茶、喜面、喜宴等特色商家67户。二是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抢抓风口融“数”于“实”,线万个。三是编织城乡产业“同心结”。助力新乡茶叶、柱山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进市场、进小区、进圈群。

  一、全力以赴保存量。实施以“排查寻忧、问题入篓”等主要内容的民营经济“排忧篓”行动;实化“1+10+N”走访服务机制,强化“三进三问三办”,定期进企业、进商圈、进商户,主动问经营状况、问急难愁盼、问意见建议。

  二、全员招商促增量。动态完善招商资源信息库,精准对接万州广东、温州、成都等商会;帮助经营主体解决水电气等困难,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三、全速创新防变量。探索打造崖壁酒店、低空经济、水上运动等差异化、辨识度消费新场景,全力发展桥下经济、营地经济等新业态;高水平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人民银行万州分行一直格外的重视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在总量上,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保障。

  二、在结构上,落实好重点领域的专项举措。一是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设备更新项目贷款,排名全市第三,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获贷占比88%。二是传导好专项信贷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和工作推动。三是实施好专项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金融服务港湾提质增效等专项行动。

  三、在价格上,巩固好融资成本的下行基础。规范不合理、易削减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推动融资成本下行。

  四、在传导上,健全部门之间的推送机制。及时向银行机构推送融资需求清单,并将银行储备项目反向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减轻银企信息不对称。

  五、在创新上,丰富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引导银行以“信用+”为非公有制企业“输血供氧”。深化转型金融,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获得低碳转型贷30.21亿元,占比超7成。

  下一步,人民银行万州分行将充分履行驻地央行职责,从三方面着力实现“1+12”的效果。

  一是“一落实”“一深化”,提升金融保障力度。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各项贷款稳定增长。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制造业、绿色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

  二是“一支持”“一评估”,拓宽民企融资渠道。支持银企用好政策,拓宽科学技术创新领域融资渠道。按期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评估,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一机制”“一平台”,强化金融创新力度。持续完善常态化银企交流对接机制。用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效率。

  在区委、区政府和万州经开区管委会的全力支持下,九龙万博新材料2024年生产氧化铝同比增长4.7%,对全区工业贡献率达34%。

  一、强科研、促创新,增加动能。截至2025年一季度,九龙万博新材料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1.88亿元。

  二、推节能、降能耗,提升效益。2023年九龙万博新材料热电中心比计划减少碳排放量26.33万吨,2024年减少碳排放量51.65万吨。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逐步的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三、抓项目、促建设,抢占市场。目前九龙万博新材料在建项目有投资30亿元的氧化铝扩能技改项目和投资2.3亿元的赤泥选铁综合利用项目。

  下一步,九龙万博新材料在扩能技改的同时,苦练内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地推进“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等举措,力争在残酷的市场之间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争当行业的排头兵和标杆。

  一是锚定产值目标,打造产业集群。九龙万博新材料将持续在“铝”产品上下功夫,努力打造铝产业集群,为万州工业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强科研育人才,夯实发展根基。聚焦“校企合作”与智能互联技术,共建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全方面开展全员技能培训。

  三是确保项目投运,助推经济发展。全力保障氧化铝扩能技改在2025年年底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150个的目标。全力保障赤泥选铁综合利用项目在2025年建成投产,提供就业岗位80个。

  先导科技集团作为全球稀散金属行业的领军企业,依托万州三大主导产业和两大特色产业体系,以‌半导体材料及芯片、光电芯片模组与器件、稀散金属综合利用‌为核心赛道,构建了“技术研发—高端制造—绿色经济”三位一体的产业化基地。

  ‌一、坚持技术引领,攻克“卡脖子”难题。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威科赛乐产品系列已从最开始的单一2W 940nmVCSEL芯片扩展到目前二百个产品品类规格,覆盖消费电子、光通信、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经过产品创新,威科赛乐芯片产线余万元,实现了营收跨越式增长。

  ‌二、聚焦产业协同,构建闭环生态链。2025年2月,先导集团和九龙万博合作的年产150吨金属镓项目一期顺利投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该项目的顺利投产,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全力延伸下游,积极拓展新兴市场。2025年开工建设的先越光电项目,将推动先导集团加速向‌智能汽车芯片、高端光通信器件‌等新兴领域延伸,构建多元化增长极。

  下一步,先导集团万州基地将通过‌技术自主化、产业协同化、资源循环化‌三大路径,积极提升研发实力,夯实产品研究开发基础,努力打造西部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标杆。未来三年,先导集团将依托万州产业基地,加速向‌“高端器件封装”“智能汽车芯片”“先进材料”‌等领域延伸。

  重庆林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1996年创立以来,始终聚焦汽车销售及后市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构建覆盖汽车运维服务、资源循环利用及再制造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荣获市委、市政府2024年“重庆市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等。

  一、坚持深层次地融合,构建多元协同产业链。打造“买车—养车—报废汽车—换车”全周期产业链。在万州布局社区维修连锁店,将服务下沉;在渝东北各区县设立品牌授权综合服务点,提升市场覆盖与影响力。

  二、坚持绿色转型,开辟低碳循环发展。在万州经开区九龙园投资新建循环科技产业园,累计投资1.2亿元,形成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零部件及材料回收利用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新质生产力。与高校共建再制造产品研究开发、测试实验室。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下一步,林海集团力争至2030年实现年产值达10亿元,吸纳就业超500人,形成规模与效益兼具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一是强链补链,实现集群发展。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及深加工利用项目,扩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汽车零配件再制造及汽车钣喷中心。

  二是数字赋能,引领智慧发展。持续推进智能运维体系开发。新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大型机电产品再制造项目。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数智转型,提升运营与服务效能。

  三是扬帆出海,开拓境外市场。凭借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及二手车出口销售规模。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级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树上鲜”花椒油占据了全国40%的市场份额。

  一、全链突破强动力。万州经开区新建加工基地总投资3.5亿元,建成2.1万平方米厂区和9条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在全国建立了上百家直销平台,通过电商、超市、餐饮等多种渠道促进销售。

  二、质量为先展魅力。集团基本的产品“树上鲜”牌系列花椒油,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首创“花椒油”冷榨生产的基本工艺,成功研发的“非油炸·保鲜分离法”生产的基本工艺荣膺重庆市科技成果。

  三、品牌引领增活力。强化“树上鲜”品牌核心价值,明确自身品牌的独特定位,在产品设计上注重品质与文化内涵的结合。

  下一步,集团将围绕调味品年产10万吨、产值4.3亿元目标,持续占领高端市场,适当扩展中低端市场。

  一是保质降价促消费。在保障利润率和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适度降价促销,扩大中低端市场占有率,满足市场各类花钱的那群人需求,同时增加出口份额。

  二是标准生产提质量。制定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一致的质量水平。

  三是合作营销拓渠道。由大流通(批发领域)进军零售流通,加强与万州本土社区超市的合作。

  四是文化建设强品牌。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强化对经管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