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赚10万每年约50万人拿命试药副作用危害后半生
10万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几个月的辛苦工资,是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还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豪华旅行。
有这样一群被人们称为“职业试药人”,他们靠试药来赚钱,而这个群体的人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0万人会参加这个行业。
“职业试药人”往往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他们中有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有拼搏半生的低收入者,还有别的各种处于人生困境中的。
他们或许有不一样的背景和经历,但此刻却因为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试药。
试药这个词对普通人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但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却是一个无比熟悉且诱人的名词。
所谓试药,就是自愿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用自己的身体来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听起来是个高大上的名头,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用健康冒险,拿生命赌博的豪赌。
首先是招募环节,各路“药头”和中介四处散布试药信息,宣传其高额报酬,吸引有需求的“志愿者”。
紧接着就是服药和观察,受试者像小白鼠一样,按照安排服用未知的药物,任凭研究人员定期采集数据、记录反应,完全沦为实验对象。
可就是这样一场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能让参与者轻松获得令普通人咋舌的巨额报酬。
一个星期十万的“酬劳”,对那些手头拮据的大学生,那些生活困顿的低收入者而言,无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头晕、皮疹、呕吐这些看似常见的症状,对于试药者而言,却有几率会成为家常便饭,短期内服用未知药物,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在所难免。
可当这些反应频繁出现,甚至极度影响到日常生活时,那些原本的美好憧憬,也许就要被迫让位于无尽的煎熬。
更可怕的是那些暗藏在药物中的“定时炸弹”,癌症、心血管疾病这些平日里让人闻之色变的重症,竟在试药者群体中高发。
当年轻的生命,在一次次的试药中悄然流逝,当美好的未来,被病痛无情地截断,曾经的风光无限,不过是一场残酷的幻梦。
校园里的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名牌包包、高档手机、豪华宿舍种种诱惑,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年轻人脆弱的神经。
可当他们翻遍口袋,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时,那些曾经的梦想,似乎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试药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几千块、上万块,对他们而言,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可当他们真的踏入这个圈子,才发现了自己就会身陷囹圄。
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低收入者,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对他们而言,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可当他们真的拿到那些钱时,却发现了自己的健康已经成了代价,频繁的不适、接踵而至的病痛,让他们恍然大悟。
他们打着“为科研事业做贡献”的幌子,实则是在利用受试者的无知和脆弱,为自己牟取暴利。
那些所谓的“合同”,不过是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让受试者在不知不觉中,签下了生死状。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试药者就像一群迷失的羔羊,在无奈和挣扎中,渐渐迷失了方向。
当我们透过那些光鲜亮丽的数字,看到了试药者们的无奈与挣扎,我们是不是该停下脚步,认真地反思一下。
我们需要齐心协力打掉不法分子的陷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咱们不可以忽视社会的力量。
那些参与试药的人,往往都是社会中的,他们或因生活所迫,或因梦想所驱,才不得不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去关注他们的处境,去帮他们走出困境,或许我们大家可以搭建一个互助网络,让那些曾经的受试者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再或者我们大家可以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们还可以为那些迷茫的年轻人指引方向,让他们看到,除了试药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美好的可能。
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的过程,试药者的困境,不单单是他们个人的困境。
只有当各界携手,共同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我们才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正义的未来。
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受伤的灵魂,用行动去点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试药者的明天,终将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
参考资料:【1】信息时报——“试药比卖血赚钱快又多” 血奴转行试药人【2】绍兴检察——试药人:呼唤尊重与保护【3】大风新闻——为“高额报酬”伤害“身体健康”,职业试药人处境堪忧 律师:“职业试药人”合法权益应维护【4】华商报——全国约50万人“以身试药”